怀旧湘潭④丨乡愁漫雨湖
2024-04-29 09:52:4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新湘潭客户端 | 编辑:周冠成 |         

文/刘义彬

雨湖是荡漾在数十代莲城人心中最亮眼的那一汪乡愁。

相传490年前,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,途中遇雨,见雨滴荷钱,千万珠跳,感景而命名“雨湖”。雨湖是湘潭的人文大餐,也是自然山水的盛宴。每一处亭台楼阁,每一株参天古树,每一条卵石小道,都渗透着湘潭人朦胧诗般的美好记忆和怀旧情怀。

雨湖公园。(刘雯手绘)

雨湖公园建于1954年,位于湘潭河西老城区,靠近湘江,湖面约12公顷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湖。沿着雨湖路,从紧挨湘潭一大桥的上湖西入口来到湖边,你首先见到的便是被绿荫和楼阁分隔开的小片水面。

雨湖的水常年是满的,丰盈而亲柔,如少妇的肌肤。湖边有一群鸭子在水面嬉戏。两只小鸳鸯,见人来了便一个猛子扎到水里不见了。远处的湖面则洋溢着细碎的波纹,有漂浮着的星星点点树叶,有对面树林、楼阁跳跃着的倒影,还有游船,以及游船上开怀的笑声。窃窃私语的情侣,或者年轻的夫妻带着他们的孩子,踏着游船在湖中散漫地漂着。

树是雨湖的贴身外套,是欲掩还迎的古典风情。如果用无人机从高空往下拍摄,雨湖就是一汪起伏着的绿色波涛。即使最炎热的夏天,行走在湖边或湖心小岛,你也不用担心会晒着太阳,因为一棵棵几十上百年的老樟树、乌桕、法国梧桐在这里排着队,站成一道道自然而紧密的走廊,为游人遮太阳,挡风雨,润泽浮躁的心灵。

资料图。(周立春 摄)

除了樟树、乌桕、梧桐,人行道两边多的是凤尾竹、银杏、玉兰、栾树、松柏、铁树、罗汉松、石榴、枫树等,将你视野所及的空间打扮得清新而自然。除此之外,最惹人注目的恐怕还是垂柳。粗大而遒劲的老柳树一排排驻扎在湖边,树冠伸向近十米高的空中,然后弯下腰来,将柔韧的枝条和绿叶伸入湖面,在微风中与湖水做着蜻蜓点水的游戏。

雨湖旁的雨湖路,古称“烟柳堤”,就是因为柳树多而成名。晚清湘潭诗人何承珍曾作诗“烟柳萦堤碧欲流,流翠云缭绕红楼”,晚清另一位湘潭诗人谭半农也曾有“千点桃花万杨柳,雨湖堤上踏青行”的诗句。

亭台楼阁是雨湖的魂,是镶嵌在莲城人记忆墙面上的醒目挂钩,悬挂着诸多流传已久的动人故事。雨湖的亭台楼阁集中在上湖和中湖,各楼阁之间有弯曲的游廊和小桥相连。凤竹庵、陶公祠、斗姥阁、万寿宫、发源殿、岸花亭、双壁坊、夕照亭等雨湖名景,被合称为“雨湖八景”,均散布在湖的南岸。绕湖堤的照壁墙上,镶嵌着一面长约13米的泥塑浮雕《湘潭古城全景图》,还原了1915年湘潭九总码头至窑湾的古城原貌。

雨湖公园。(方阳 摄)

为上湖和中湖划界并让湖水在桥下相通的是一座石拱桥,名曰七星桥。顺七星桥走到湖的南面,临湖并立着两尊汉白玉双鬟少女塑像,还有一座名为双璧坊的牌坊。传说,清嘉庆年间,有民女二人,时称“艳慧双绝”,被骗入湘潭妓院,二人坚贞不从,夜投雨湖而死。湘潭百姓感动之余为二女立坊于雨湖旁,请当年的探花石承藻题字,并撰联“不及黄泉焉避害 有如白水表同心”。

穿过双璧坊,经过一段风雨长廊,就是“夕照亭”。清顺治年间,江西商人在这里建了一座许旌阳祠,题门额“万寿宫”,是一座园林式建筑。而今,这里只剩一座经翻修的四方亭,亭顶有二龙戏珠图案,枋檐有飞禽走兽的彩绘或镂雕,形态生动逼真,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雨湖的周边,很早以前就集聚着湘潭市的众多文体场所,沉睡着这个城市久远而快乐的记忆。南面的市图书馆始建于1954年,至今还在接纳着来此求知的一代代新老读书人。原来红火的市体育馆已搬迁到河东新区。雨湖西北边是原老邮政局大楼,一楼有个集邮门市部,二十郎当时的我们每个周末都会搭公交车跑到这里,心怀欣喜地与邮友们交换购买各式漂亮邮票。雨湖正北面是红月亮电影院,当年夜色中那些汹涌的人流都去了何方?那个因电影而充满激情的青年时代,和消失的电影院一起,一去不复返了。

雨湖公园全景。(周立春 摄)

遐思间抬头,发现不知不觉已走近八仙桥,山水、树木、回廊在这里结构得越发紧密。两旁高大威猛的法国梧桐默默在述说着这座“桥”的久远历史。

下湖的水面更宽阔,就像一块巨大的完整镜面,毫无遮挡,远看对岸一览无余。下湖的东边尽头是杨度广场,立着一尊杨度年轻时的雕塑,下书他的名言“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是湖南人尽死”。广场稍显偏僻,因而有些冷清,与杨度被人争议的一生有些反差。在推动中华民族波浪般起伏前行的历程中,这些慷慨勇韧之人,孤独冷清和不被理解的时候总是居多的。

回到八仙桥,沿湖边的长条木椅上,有一群老年人在悠闲地喝茶,听音乐,拉二胡,个个怡然自得,他们头上高高耸立着巨大的法国梧桐和老樟树,身后正盛开着大朵大朵的木芙蓉花。突然,一曲洪亮的《再见了大别山》的歌声响起,瞬间唱出了雨湖的遥远和幽深,一位老者手握话筒,身躯挺直,浓郁的怀旧情绪里流淌出浓浓的湘潭口音。这有些苍凉的歌声和周遭热闹的场景,让不少经过的市民忍不住停下脚步,驻足聆听。

雨湖边的滚滚红尘,卷走的岂止是岁月,那分明是人们在理想与现实的波涛中苦苦泅渡而不愿沉迷的人生啊。幸好有雨湖,它沉默着见证了数十代湘潭人的爱、痛与梦想。

《春到雨湖》 中国画

68×68CM 龙建中

责编:周冠成

来源:新湘潭客户端

岳塘要闻
视频精选
精选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